在外面吃飯時,翔就拿這張紙去跟坐不住的妹妹說:「妹妹妳看喔!我折一個東西給妳喔!」突然有點感動。
雖然他幫忙也哄不住妹妹,帶妹妹去吃飯就是育兒的移地訓練,但是心意到了,還是很感激翔是個體貼的孩子。(雖然他在家也是會跟妹妹吵架吵到大吼大叫就是了)
和孩子比起來,有時候對著大人,好像還更難直接說出有什麼要求或不滿,總覺得好像一開口說「我覺得你—」馬上就可以想像被對方反擊。
我是不是過度悲觀或者缺乏自信,才會話還沒說出口,就會想像起被對方強烈反擊的樣子呢?
我時常覺得如果我對對方說「我對你有什麼什麼不滿」,對方一定也可以說出「我也不滿你很久了」,然後我一定會啞口無言,因為我也不是完美的,然後就在這樣的事前想像(還是說沙盤推演)的過程中,錯過一般情況下,兩個人會吵起來的時間。
以前覺得那也不是壞事吧,畢竟對高敏族的我來說,跟別人吵架真的是好累,好緊張(我覺得自己不會說出太殘忍的話,但是無論對方是誰,我都不敢有這樣的信任,可能我以前看過的吵架,都是會說話讓對方「畢生難忘」,裂痕永遠無法修補的那種吧。)
但最近覺得,好像錯過吵架的時機,自己放著放著就讓事情過去,也不是最好的選擇吧。都生病了。有朋友說「妳人會不會太好」時我都會覺得,是太膽小才對。
好像要跟凡事都沒在怕,可以槓上翔爸這種人的翔妹多學點呢!
#這結論是對的嗎😂
#只是閒聊